分享者:admin 阅读量:199 更新日期:2020/11/23
S 圙
圚 K圉 圊 R 圗 团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两个穷人,因为欠下了不少外债,便商量好趁天黑逃跑。逃跑途中坐在路边休息时,其中一个说:“唉,你说,如果咱们这么走着走着忽然捡到一大笔钱的话应该怎么分呢?”
另外一个说道:“如果捡到那么多钱的话,当然是见面分一半,你应该给我分一半。”
提出问题的那个人说:“你想得倒是不错。那可不行。钱这东西,谁捡到了就是谁的,凭什么分给你一半?”
另外一个人生气了,叫道:“什么?咱们一起赶路,捡到了钱当然是一个一半了,难道你还想独吞不成?想不到你居然是这种贪财之人,太不够朋友了!”
提出问题的人也急了,嚷道:“你凭什么骂我呀?你算什么东西?”
就这样两个人越吵越激动,越吵越生气,最后终于扭打起来了。
这时,正好有一个人从他们身边经过,看到这两个人大打出手,便过来劝解道:“喂!你们这是干什么呀?究竟为了什么打成这样呢?”
两个人中的一个说道:“正好请你来评一评理,我们两个人一起出门,这个家伙捡了钱却不肯分给我,想要独吞。”另一个也不示弱地说:“对,请你评一评理,我捡到钱当然是我的,这个小子凭什么要分一半,太无耻了吧。”
劝架的人说:“你们都别激动,让我给你们调解调解。你们先告诉我,到底捡了多少钱呢?”
听了这个问题,那两个打架的人都傻了眼,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还没有捡到呢。”劝架的人闻言不禁哈哈大笑,说道:“你们为本来没有的东西打起来,这又何苦呢?”
把“无”的东西硬当作是“有”,为它烦恼,是相当愚蠢的,也是很可笑的;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为身外之物尚未确定存在与否就已经弄得两败俱伤的事情多如牛毛。
为什么会如此呢?那么,我们看看下面的文字便会明白许多了。
“三十辐共一毂(gu),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11章 老子在本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目所不能及的虚无、空间的重要作用。可见,“无”不仅仅是“无”,“无”和“有”是同等重要的。
无独有偶,苏格拉底在与朋友聚会时常常会凝视空酒瓶。有回柏拉图忍不住问他:“老师,你为什么看着空酒瓶?”
苏格拉底说:“因为空酒瓶能装酒。”
柏拉图没明白过来。
苏格拉底说:“酒瓶满了就不能装酒。”
柏拉图大悟。
有这样一个禅宗的故事:一个叫灵佑的和尚跟随百丈禅师学禅,有一天,他来到正在打坐的百丈禅师身边。百丈禅师问:“谁?”灵佑答:“我”。百丈禅师说:“你看看炉中还有火吗?”灵佑看了看说:“没有。”百丈禅师站起身,走到炉子边,在炉灰深处拨出几粒火炭。他夹起来给灵佑看:“你说没有,这是什么?”灵佑一下子悟了道。
只知道明处的“有”,而无法知道暗处的“无”的人,又怎样了解到“无”的伟大用处呢?这不正是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要被事物的表现现象所迷惑;在管理中更是不能只看到“有”,而忽略“无”的存在和作用。只有两样都了解,并且都采纳的人,才能在人生和事业上立于不败之地!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只注意实际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在前面的例子中,虽然犯不着为“八字没有一撇的钱”而争吵斗殴,却可以因此发现对方人品如何,提前远离此类人,可避免日后更大的麻烦。
“防患于未然”正是告诫我们:要善于从没有发生的“无”中,预防“未来的灾难”,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W 圝 圞O 圑 园VДЕЁЖЗИ
ЙКЛМН〒ⅠⅡⅢⅣ
欢迎您访问小金子分类目录本文标签:道德经
特别提醒您,本资料由本站会员admin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资料来源小金子分类目录:https://m.xiaojinzi.com/net/m1260944com;《有无的道理》感谢您的支持!»如果您觉得'有无的道理'相关资料不全,请点此协作更新!